新周报 总第734期

2021-07-12 09:30 知音官网发布

毛泽东何以从中共早期领导层脱颖而出
 
       100年前建党,它不是一个人或者十几个人、几十个人的愿望,而是先进知识分子的群体性选择。参加建党,包括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前入党的那群人,为何毛泽东会脱颖而出?历史和人民为什么会选择毛泽东?
 
先进知识分子的共同选择
       中共“一大”前各地早期组织的成员,现在明确的是58位。参加中共“一大”,到底有多少代表,新近出版的《中国共产党简史》的表述方法是,先列出12位代表的名字,再加一句:“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,出席了会议。”他们代表着全国58名党员,建立了中国共产党。
       建立中国共产党,是先进知识分子掌握了大势以后的结果。当时的大势有三个方面:一个是五四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,可以从介绍过来的各种理论思潮中选择一种来救中国;二是十月革命给中国人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,使一些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一种新的救国道路;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,资本主义国家陷入萧条,再加上巴黎和会无视中国对山东主权的诉求,使人们对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非常失望,甚至反感。
       这就是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大势所在。为什么说58个人的选择,算是把握了大势?
       实际上,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人,不只这58个人。不在58个人当中的一些人,也应该视为建党群体。比如说蔡和森,他最早提出党的名字叫“中国共产党”。1920年7月,蔡和森在法国的一个会议上就提出:要“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”。这年8月,他写信给毛泽东,再次表达了这个主张。所以蔡和森虽然没参加中共“一大”,也不在58个人的名单当中,长沙早期共产党组织里面也没他。但是他的地位跟58个人是不相上下的。
       四川当时比较闭塞,吴玉章、杨闇公(杨尚昆哥哥)不知道当时已经建立了中国共产党,他们建立了中国青年共产党,而且还给共产国际写了报告,说明中国青年共产党的创建和他们的组织结构。他们直接和共产国际联系,后来听说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,并且参加了共产国际。于是,他们立刻把中国青年共产党解散,然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。
       总体上说,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、选择社会主义、选择共产主义,是个大趋势。
 
早期共产党人的特点
       “一大”前各地党的早期组织成员,可叫建党群体;“一大”以后到大革命失败前参加中国共产党的,可叫作早期中国共产党人。这两拨人,可统称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。
       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有三大特点,这三个特点注定了我们党的生命力、创造力和精神气象。
       一、知识分子出身。
       58个第一批党员,基本上都是知识分子,一色的知识分子,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共性。因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理念,首先在知识分子中间传播,被知识分子接受,知识分子掌握了这个思想武器,再去发动工人和农民。而且知识分子要创立一个党,它代表谁?自然就是马克思主义说的,代表无产阶级。后来,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,作出了很大的创造性,它代表的,除了工人阶级,还有农民等等,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,代表中华民族利益。
       二、大部分是中等家庭出身。
       除个别的外,他们大多处于中等家境。他们加入中国共产党,不是为了谋个人的出路,而是为改变国家、民族、人民的命运。初心使命是明确的。而且,选择了共产主义以后,基本上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对待家庭的概念、对待财产的概念。
       他们一般都有比较高的道德标准,有高远的追求,胸怀境界不一般。比如毛泽东,年轻的时候,有一次到同学家里做客,那位同学当着他的面,把仆人叫来说:我今天来客人了,你到街上去买几斤肉,作了仔细交代。毛泽东此后就不跟这个同学来往了,他觉得怎么能斤斤计较做这些事呢?他想的是:社会、国家、民族、人民、世界。
       三、年轻人,充满朝气,使党充满活力,一开始就有强大的生命力。
       早期参加中国共产党的人,大多也是年轻人。所以中国共产党是个年轻的政党。年轻人对早期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塑造,几乎很难复制,因为那一代人,基本上接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洗礼。
       年轻人想问题比较乐观,着眼未来,遇到大事敢干、敢承担,敢于发表意见。敢想敢干,充满活力,充满激情,这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很重要的政治优势。
       但也存在问题,比如说在上海的临时中央,为什么对毛泽东搞的那套正确的东西看不进去,一到中央苏区,毛泽东就受排挤。首先是思想路线不一样,毛泽东实事求是,那些人就觉得他们有理论。他们理论确实比毛泽东要多,跟共产国际接触更多,所以想在领导岗位上一试身手,觉得毛泽东在中央苏区能做到的,他们可能会做得更好。来一拨人就把毛泽东挤一边了。前后来了三拨人,临时中央搬过来后,干脆就剥夺了毛泽东的军权。……(阅读完整内容,请购买当期《新周报》)